100【预算和结算制】 (3 / 5)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    “五年,户科给事中条议光禄寺粳糯,及上中白米,积贮数多,将来陈朽,乞要折纳,尚书议复将本年应解该寺本色粳米,每石折银一两,糯米折银一两一钱,征解交纳,下年份仍征本色,以后本折轮年征运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七年,光禄寺卿题大官署白粮近年积存数少,供应不敷,要将粟米改支之法,暂为酌复本折兼派之法,量为酌处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其实邬阑念了那么多,徐兖和古德海渐渐回过味来,先前还不清楚她的意思,这下就算再不明白也大致猜到了她的意图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臣将这些沿革事例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时估,二是本折,三是银钱物料去处,四是耗损,五是积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就具体说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就拿臣的火锅店做比较吧,同样的,火锅店采购物料也会根据时估来定价定成本,但会事先与供货大户签订供货契约,当中商定的价格会参考三年以来的平均价的八成来定,允许上下有一成浮动。厨料还好,时令蔬菜果品随季节、年份浮动太大,而我们是带量采购,所以要求要低于时价,而这样商户一般都乐于接受,当然关键还是我们一月一结款,从不拖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直接同商贾签订契约?不通过牙行?”徐兖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邬阑点头“是啊,开头规模还没做起来的时候也是通过牙行,但后来生意好了就直接找的供应大户,让里长、坊长做担保,这样我们的进货成本就可以控制在一定规模以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……原来这样,”徐兖似有所悟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