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帝国再起 >

第四十五章 挤压(一) (2 / 4)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    浙江,四明山。山道上,视野的极限,依稀还能看到人影远去。倒是脚印和车辙子留下的印记,却基本上都是向着贫瘠的山中,而非是山外那土地肥沃的宁绍平原,显得殊为怪异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曾是浙东抗清运动最为剧烈的所在,八百里四明山,孤村远堡,亦建义帜。极盛时,左近府县,小吏不敢下乡催科,城门为之昼闭,清廷官吏将帅惶惶不安,明军更是多次出击,攻克县城,扫荡村镇,大有逐步蚕食清军控制区,以配合舟山明军恢复全浙之势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这样的势头伴随着永历四年的那一次洗山便只落得了一个戛然而止。而随后的几年,尤其是次年,当前往舟山求援的直浙经略匆匆赶回之时,所见之处,山中众将,降杀且尽,由于清军的血腥屠杀,一度吸纳了周遭府县大量人口的四明山地区沦为了“白骨露於野,千里无鸡鸣”的鬼蜮所在。

        乱世,人命是最不值钱的。但也恰恰是在乱世,欲得成事,人命亦是最值钱的,因为没有人就没有一切!

        永历五年,鲁监国兵败舟山,浙江的抗清运动便跌入低谷。清廷占据全浙,加大人口控制力度,并设法恢复生产,以缓解多年来的巨大财政压力。由此,四明山的人口恢复速度极为有限,直到最近两年,却出现了大幅度的逆转态势。

        薛岙,故兵部侍郎冯京第曾经驻节之所在,一处尚显简陋的山寨已经恢复了几分旧有模样。

        稀疏的木栅栏将营地囊括其中,最后的缺口也在前不久重新堵上,倒也给了营寨里的人们以一些安全感。营寨里,校场的土地尚在除草和平整,那一处办公的院落却早已是借着旧有的地基,从早已焚毁多年的废墟上重新拔地而起。

        院落的正房,亦是衙署所在。曾在王翊麾下任职的沈调伦、毛明山、邹小楠以及其他的一些浙东抗清人士,比如黄宗羲、黄宗炎兄弟之流,特特的聚在此处,商讨下一步的行动方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当年陈竟成托人劝我等暂且潜伏,想必是已经预见到了会有今日的情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想来,当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时,还是明军收复舟山群岛,受到了这份激励,他们便匆匆忙忙的串联起来,准备在宁绍两府举事,以便于配合明军收复浙东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